财新传媒
2020年06月09日 21:35

美好生活,不是吹出来的,是体验出来的 ——“美好生活”期待之二

“美好生活”已成为一个热词,大家都非常关注,也有很多解读。我想从社会的角度对“美好生活”进行分析。

“双十一”刚过,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某宝体验是相当好,购物特别爽。我儿子买了一个东西,让我来代付,其中有两个选项,一个是无情拒绝,另一个是果断付款。我选择果断付款,付款速度特别快,一刷指纹钱就从卡里扣掉了,同时还有短信通知,整个流程的体验、反馈是极其流畅的。

我相信大家都体验到了这一点,但并...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9日 21:34

你们那儿怎么发口罩的?——国家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沟壑

今天一个朋友在群里发了一个内容说:我真的服了,我们居委会网上预约口罩,不仅要填身份证号,还要拍身份证照片,还要拍房产证照片!

她说:没事找事!如果居委会对居民情况熟悉,是不会有这种强制性要求的!

现在发口罩是个热点中的热点,而你们哪儿是怎么发口罩的?

社邻家发起了一个小调研:各位小伙伴所在的街道或者社区发口罩是怎么发的?以此为例:坐标上海,按照一户5个,先去居委会登记申请,或者线上预约登记等候...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9日 21:31

上海的这个政策,会给社区民主协商带来什么?如何对待少数人的声音?

电梯是近来社区难点中的难点。201912月25日上海开始实施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等十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具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若干意见》,新政策改变了原有的业主意愿征询通过比例,由90%放宽到了2/3

我一下子惊呆了,半年前,我参加过一次市政府相关部门召开的“加装电梯”专家论证会,大家讨论的一个焦点还是“要不要取消一票否决”。

政策出来了,更加放宽,不光是取消了一票否决,还把90%放宽到了...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4日 20:52

打通虚拟和现实——未来社区畅想

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拉斯维加斯音乐节上的枪击案,这是个惨剧。这个枪手并不像以往的那些枪手那样留下遗言、录音或者发视频等等,并没有对他作案的动机做解释。

这个枪手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很多人在扒他的家庭,扒他的人生经历。除去家庭的影响,不可回避的是他是一个狂热的爱枪人,是一个游戏爱好者,只不过他的脑海已分不清楚虚拟和现实,游戏和现实了,他的精神肯定出了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现象:一种现象是将现...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4日 20:50

“素食”还是“蔬食” ——素食行业的社会创新之径

现在是年底,各类年会特别多,昨天参加了“环保加素度”第五届年会。

环保加素度是一个素食行业平台,创始人陆俊豪是环保主义者,也是素食主义者,后来就创办了“环保加素度”,把环保和素食结合在一起。

2016年,我和陆俊豪碰过一次,还举办过“一号社会创新群”专题沙龙,专门讨论素食行业,并写了专门的文章。两年多过去了,今天,中国素食行业发展到底怎么样?素食这个行业和社会创新到底有什么关系?今天专题讨论这个话...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4日 20:48

业委会,从民主训练平台到冲突平台?如何回转?

这两天去一个街道听到一个案例,一个小区停车一直成问题,业委会被人质疑,闹情绪不干了,小区管理一塌糊涂。有一些积极分子觉得你们不管我来,就成立了业主停车自管小组,还有个办公室,挂了个牌子来。这个事居委会并没有参与,后来被发现之后,做工作先取缔掉了。

这个事件说明,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老百姓是有自治动因的,如果动员起来,是有力量的!

业委会本来就是一个把业主汇集在一起对社区物业事情进行自治的组织,应...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4日 20:46

从倡导到落实——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导则解读

今天我做一次知识的搬运工,分享交流一下一次沙龙讨论过的观点。这次的沙龙是17年一号社会创新群的第一期沙龙,讨论的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导则”,即2016年8月上海市规土局发布的一个导则。大家就此做了深入的交流,我想对孙大伟博士以及其他人的一些观点,在这里做一下解读。

规土局出台的这个文件讲的主要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其实,在十多年前,在有些街镇、区,已经提出了15分钟服务圈。但是从服务圈到生活圈,还是...

阅读全文>>
2020年06月01日 20:40

“智能化”是社区一线该关心的吗?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本质需要治理思维

上周看了一个新闻,一个社区工作者向记者吐槽,说他手机装了19个系统(指各类要填报信息的软件)。

19个系统就是“智能化”吗?对于社区一线工作者而言,这就是智慧社区,就是社区治理“智能化”工作吗?

答案肯定不是!我近期就”智能化”做了一些调研,做了一些思考,和大家做个交流。

当前,所谓的社区治理“智能化”存在很多问题:

1、受不了。开头的例子不是个案,大家普遍都有困惑,19个系统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讲...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17

这次疫情,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到底好不好?

今天讲一个可以引起撕裂的话题——这次疫情,社会组织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发挥了多大作用?

一个多月之前“一号社会创新群”举办了第80期线上沙龙,主题是“连线武汉一线的社会组织”,发了一个召集令,其中有句话“上一次沙龙之中有来宾提到,冲在抗疫一线的是大量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似乎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所以这一次沙龙专门来进行讨论,到底是视野不同带来的认知差异,还是因为宣传不够造成的误解...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15

是时候理一下,疫情到底给社区留下了什么?

这些天,意大利人受疫情影响纷纷在家隔离,于是发挥“意呆梨”人的艺术细胞,在家举办起了“阳台演唱会”,乐器、舞蹈加灯光,不管在哪唱都有热情观众的捧场。

网上看了这个视频,特别有意思。此类的事在武汉等地社区也上演过,网上可以搜到不少类似新闻。

对中国而言,疫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觉得已经到了要理一理,疫情究竟给社区留下了什么了?

首先留下的是居民和社区的全面连接。以前我们老说,城市社区都是“陌...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14

新书记的老困惑——新团队如何更有战斗力?

昨天接待了一个外地参访团,里面有很多刚当社区书记的年轻社区工作者,他们普遍有个困惑,作为新书记,责任特别重大,但是没什么权力,班子里的人都是上面安排好的,用谁不用谁自己说了不算。给了你一批人,就得带着这批人干。当然,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体制安排,很难改变。

社区里面有一种普遍现象,年轻的社区工作者越来越多。

年轻社工,年轻书记,这么的团队怎么带,书记怎么当,怎样才有战斗力?

有一个现象特别可怕...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11

自治如何生发,找到那个自发的触点,一切从那儿开始!

自治如何生发,找到那个自发的触点,一切从那儿开始!

一个多月前的疫情期间,有一个新闻刷屏——武汉嫂子的“汉骂,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了。

起因是什么?武汉嫂子怼的是居委会,指责居委会一开始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都是业委会在管,几个热心的人,大家通过各种关系找口罩、团购物品食品,自我管理得挺有效的。这个时候居委会进来管,并且态度比较生硬,有点“接管“的意思。武汉嫂子一怒而起,就开始了“汉骂”。

自治是社区治理之中最最薄弱的环节,德治、法治、自治、共...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08

“丰巢智能柜们”撞上了社区工作者早已遇到的社区治理难题,社区商业的简单入口已经关闭!

丰巢智能柜这两天成为热点,社区是块“唐僧肉”,人人都想得而食之。

很多社区商业模式都已变成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而最终入口就是社区,过了这道墙,才能顺利进入千家万户。所以,各类社区O2O、所谓的精准服务等等商业模式依然风头正劲。

而我认为:“丰巢智能柜们”遇到了社区工作者早就遇到的社区治理难题,社区商业的简单入口已经封闭

回首近20年来想进入社区的商业模式,有这么几个入口,简单而粗暴:

第一就是...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08

疫情大考场中,社区治理的“三阶段”原形毕露,也看到了社区治理的未来

这一次疫情是一场大考,大家都深有体会吧。这场大考来势汹汹,对于社区的资源、动员、机制等都进行了压力测试,一下子各地的社区治理水平原形毕露了。

有意识的是,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社区治理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形:

第一个阶段,“群众工作”阶段。

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就是以前常讲的群众工作,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居委干部多是我们称之为“大妈”、所谓的婆婆妈妈的居委会。

工作方式是传统的社区工作方法,比如...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08

为什么“社区议题”越来越重要?“社区议题”如何产生?“社区议题”如何发挥作用?

今天交流一个近期一直思考的话题——社区议题。

“社区议题”变得为什么越来越重要?

当下社区发展的方向很清楚——越来越朝“美好生活”的方向发展。

硬件设施、社区管理等各方面已经逐步得到解决,随着小康社会的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期许,涉及到的话题越来越多,这些话题就是一个一个的议题。

在国家层面上,很多重大的倡导、重大议题都要在社区落地,比如说新时代文明实践,怎么个实践法?社会主义价值观,最...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31日 14:07

社区微脑——社区里的“新基建”,需要一个新玩法

“新基建”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一个热词,新基建包括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和新终端。

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认为,疫情之后上海不仅要搞老基建,还要有新基建,要推动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中心,大搞特搞社区更新的微基建。“新基建”落到社区的最基层,就要围绕15分钟生活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特别是像医学观察点、社区体育健身点、隔离区的物流设施等等都要规划到社区之中。

他认为,社区“微基建”是政府、企业、社...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29日 19:43

疫情倒逼下的社区治理评估机制现代化

大家都说这次疫情是场“大考”,很多工作一试分晓。

很多这种优秀的典型,天天媒体报道,你也可能去参访学习过,不预约、不打招呼还没人接待,这些典型风光得很。

但这次疫情之下,这些典型表现得如何,分数高不高?答案是未必。典型到底是真典型还是假典型?居民的数据是不是精准,有没有水分?你一下子能动员多少人?你的社区单位是不是愿意捐钱捐物大力支持?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日常治理能力来了。

典型可以分很多类。 ...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29日 19:37

社区治理中的“软法变硬”是大趋势,如何看?怎么办?

这些天全国在开人代会,讨论热点是《民法典》。《民法典》极为重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保障”的大法。因为《民法典》是百科全书,几乎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区治理的诸多工作、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法治保障”,但是很多内容上升不到正式法律管辖,体现的只是“法治化”约束,更多的是自我约束、道德等社会约束。客观上,社区生活是需要“社区软法”来规制的。

这些“软法”,有的地方叫“小区宪法”,就...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29日 19:30

那些吐过的槽,应该成为谁的锅?背锅侠舒服的背锅姿势?

这两天《人民日报》有篇文章《那些吐过的槽,都成为我背的锅》,针对的是基层工作者减负的窘境。

背景是上周中办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习总书记近期要求,今年要继续强化基层减负,不要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山会海等等回潮。

那些吐过的槽,为什么都成为我背的锅?

那么,就社区工作者而言,吐的是什么槽呢?

情绪的槽...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29日 18:05

孙杨的巨婴冲撞,是对行业规则的无视;社区那么多的软法,如何更有效用?

全民抗疫的今天一个新闻在刷屏,孙杨被国际体育仲裁院禁赛八年。很多群友的朋友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巨婴行为”。

当然,孙杨对于飞行尿检的一系列鲁莽行为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发生,孙杨抗的法或者抗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规则?行业规则和《反兴奋剂公约》。

行业规则约束得了孙杨吗?网上搜搜孙杨就会知道了,他曾有过种种劣迹,可见,孙杨横冲直撞的,也不把这种行业规则当回事

因为孙是世星,是国际泳联、中国泳联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