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我做一次知识的搬运工,分享交流一下一次沙龙讨论过的观点。这次的沙龙是17年一号社会创新群的第一期沙龙,讨论的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导则”,即2016年8月上海市规土局发布的一个导则。大家就此做了深入的交流,我想对孙大伟博士以及其他人的一些观点,在这里做一下解读。

规土局出台的这个文件讲的主要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其实,在十多年前,在有些街镇、区,已经提出了15分钟服务圈。但是从服务圈到生活圈,还是有很大变化的。服务还倾向于用政府的资源服务百姓。而生活圈呢,主题、功能,以及对于社区自治的要求都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提法。十多年前,闵行的江川街道推动的15分钟服务圈,就做了很多实体的点,有近十几个点推动社区服务,后来覆盖到周边,然后达到15分钟步行。这在当时还是做得很好的。

到了今天,扩展到生活圈是有两个背景的:第一个背景就是指2014年上海市委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号课题,希望在社区层面有所动作。上海市推进社区工作是在2000年左右,那个时候,曾经的单位制基本瓦解,社区就凸显出来,很多资源开始在社区的空间上进行配制。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以政府主导。今天的社区工作,其实已不仅仅局限于过去我们所说的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服务,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体育这些内容。今天我们再提,其实是希望能够有更加丰富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的一些方面,老百姓也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对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第一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上海市的建设用地。上海寸土寸金,土地资源是极其稀缺的,尤其是外环以内,即上海的市区,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们的建设用地已到了存量更新阶段。在上海2040年的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一个共享社区计划。总体的思路是希望推动社区的微更新,让老百姓能够在新一轮的微更新过程中,生活更加便利,比如在社区里面改造很多停车场、建很多健身步道。所以从去年开始,上海市推动的城市空间微更新的一些计划,已经在很多居委、居民区都做了探索。共享社区的另一个方面是土地集约化使用。比如有一些综合性的服务中心开始出现,在那个地方既有养老服务,也有卫生服务,同时也有文化服务,还有社区菜场、社区食堂等等一些老百姓需要的。在这一个地方,就解决了以前可能要建好几个中心的问题,现在只要建一个中心就可以。这些都是规土局提出的一个总体的大方向,而且在朝十三五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新的改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土局就编制了《上海社区规划导则》。刚提出来的时候,大家讨论觉得规划并不是规土局一家做的,因而后来就提出了15分钟的社区生活圈。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导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社区的概念比较杂,在有些层面,它是指大的社区,一个街道是一个社区。有的社区概念是一个居民区的概念,而在街道层面上,行政色彩是比较强烈的。而在居民区的层面,老百姓参与的就多了一些,但是不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做社区规划的时候,角度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从行政的角度,一个是从居民的角度。而这两个角度背后的利益相关者和资源也是不一样的。以往可能政府主导的规划非常多,即使这样的社区规划涉及到老百姓,那么还是以政府主导、以设计师主导,就可以推进这个事了。老百姓在里面的参与度是比较低的。但是在这一次的生活圈导则里面,对于居民的参与即自下而上的这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思路有很多是来自于像日本的邻里中心的改造、新加坡的邻里中心建设等案例,所以会有更多的居民参与。

但这个规划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它就是一个导则,是指导性的、倡导性的,并不是法定的。

同时,我们发现这个导则的内容大而全,内容特别多,有七个部分:总则,居住、出行、就业、服务和休闲五个方面的细则,最后一部分是行动指引,政府的职责。里面的社区服务、就业、休闲等,都需要很大投入。导则是一个面向2040年的导则,现在要实现这样的导则,政府是需要投入很多钱进去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其实还没有上升到一定要去投钱做这样的事的程度。所以,政府也是期待着很多企业能够参与到这样的一个生活圈的建设之中去。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还没有进入到法定的规划,还属于社区规划,是属于倡导性的规划。这里面,讲到了政府需要做什么,社会需要做什么,企业需要做什么。美国老百姓的社区意识特别强,所以他们社区的一些规划更多的是放在了社区服务这一块,对于任何一个公共设施的改造,则通过教会、民间组织有非常多民意的表达,也有非常广泛的获取渠道。所以美国的社区规划,是民意汇集和法定规划相结合,是完全一致的。而我们的社区规划呢?政府冲在前面。是不一样的。

执行好导则,要去营造什么样的空间、要去做什么样的生活圈,最重要的就是促进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这有点像台湾90年代发起的社区营造行动,台湾社区营造包含人、文、地、业、景,是一个综合性的社区的发展。这里面既有产业还有文化的凸显,所以为社区百姓生活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一个推动作用。台湾的社区营造的行动,在本质意义上,是一个居民意识、公民意识培育的过程。

在上海,我们要促进社区的协商民主、协商治理,社区规划就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今天,细化生活圈导则,就需要用一种社会创新的思维去做。同时也要做一些数据的模型和评估,评估在政府财力允许的基础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一个街道要去推动15分钟生活圈的改造,那么他的财力到底有多少?在政府财力的基础上,哪些可以社会化参与,哪些企业愿意参与?要有一个综合的统筹,在这样评估的基础之上,再去推动一个地区的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同时还要做数据的模型,把生活圈的一些数据细分化,把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参与、自治共治放在一起。让居民的诉求可以得到更大的表达,在整个推动过程中,也可以让百姓有更多的参与。

在做生活圈的咨询过程之中,有一些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好重要的作用。在生活圈的打造之中,需要有一些专业性的机构、企业参与其中。大家可以认真地去看一下上海十三五规划里面的2040社区共享计划。在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机会,无论对于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有很多机会。

话题:



0

推荐

闫加伟

闫加伟

8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善用跨界思维观察社会创新。长期从事自组织、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社会创新事业,指导数百家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著有《草芥——社会的自组织现象》、《磨合的空间——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发展模式》、《社区治理方法论——社会创新者说》;主编《社区治理方法论——88个案例告诉你》,参与主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