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什么使成都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上周五在成都参加《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工程授牌仪式暨经验交流会》,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为成都青羊两个“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工程”授牌。

这个活动更多的意义不在于仪式,而在于两个创新型社区空间的运营,以及行业间的参访交流。

这两个点,一个是清源社区,青羊区苏坡街道的清源社区。清源社区成立了社会企业,运营了一个“思源堂”的社区综合体。

一进入思源堂,看到的是四川人的生活意义场景——茶馆。清源社区汤书记非常自豪地说,今天所有的来的人都不是安排来的!

继续参观“思源堂”里面的更多空间,体验了更多的社区邻里场景,你会发现此言不虚。

思源堂既有“政务便民服务圈”,还构建了“全龄友好服务圈”:为老服务的社区食堂、社区大舞台(民俗舞台)、老年活动中心,也有为孩子服务的儿童成长馆,当然还有青年人的学非遗、蜀绣、国学、古琴、书院等等时尚项目。

清源社区实现年收入3130万元,这3000多万元的收益充分体现了社区多元属性:既有政府委托服务,有咖啡、茶等居民体验消费,也有教育培训、家政服务、婴儿照护等社区服务,还有变脸培训、体验、茶艺和演艺的项目,此外还可以对外承接各类活动,很杂的服务充分体现了社区需求的多样性。

如果说清源社区从公共服务角度进入社区商业,而另外一个点“邻你生活中心”则充分体现了市场路径。

邻你生活中心背后是一家商业企业,邻你的企业文化是“爱顾客,爱员工”,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张总身上体现着浓浓的社区情怀,从服务细节到管理机制设计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两个爱”的目标。

邻你生活中心的一楼是一个生鲜超市,选品比盒马还要丰富,展示度、体验感更好。水产、水果都很新鲜,可以加工即食;并且有洗衣、鲜花等服务,充分体现了“美好生活超市”的定位。

关键是二楼,有党建空间——蓉城驿站·邻里荟这样的政务空间,有共享厨房、亲子乐园,还有为居民提供维修服务的窗口。

这是一个市民客厅,更是一个体现空间设计美观、服务功能多样的生活美学馆。

近年来,社区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饼”,很多人想进入分而食之,各类专业公司想进,金融企业想进,社会组织想进,社区O2O更是挤破脑袋也要进。

但,社区是个大的“坑”,进入才发现社区的复杂。尤其是那些利用社区“灰空间”运营的企业,接手的时候感觉很便宜,占便宜,但后面就遇到了老百姓的反对、抗议、投诉,以致不能营业,赔得底朝天;而不少的业态,甚至连社区的门都进不去,只是在门口转悠,此名为“伪社区业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纵观社区业态,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所有能标准化、能挣钱的,如社区购物,早已经成了红海;一些能标准化,未来能挣钱的在苦苦等待窗口期,如社区养老;一些不能标准化、能挣钱的做成了文创,如书店、咖啡馆,靠情怀活着;而一些不能标准化、不能挣钱的只能靠政策,碎片化、内卷化的存在着……

简单化分类后面是简单化的业态,是小循环,是一个一个单体的小店、小机构、小企业的小算计,而一旦放在大的政策、大的街区、大的平台上来看这样的业态,则发现了社区复杂业态的大闭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成都就是这样的城市,构建了社区业态的大闭环,讲通了社区商业的内在逻辑。

成都于2018年就出台了鼓励社区社会企业的政策,在体制内的社区书记可以兼任社区社会企业的董事长,社区社会企业收益的一部分可以进入社区基金会,用于社区“两委”的公共服务支出,社区社会企业还有相应的购买服务支持和税收等政策扶持,从而使一些小情怀可以坚持,一些社区服务业态可以持续。

这就是成都的“发展治理”模式魅力之所在。

成都为什么行?因为,他们将社区商业的单一逻辑(市场逻辑)演进成为治理逻辑。

治理逻辑是简单模式的反面,不是由一方推动,而是由多方推动;不是一方得利,而是多方得利;不是只体现一种逻辑,而是体现多种逻辑。

可能你会问,市场、创业都讲简单模式,越简单才越容易成功啊。这么做,什么都复杂,沟通成本也高,最后怎么挣钱?

但另一方面,沟通成本积累起来的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丰富,说明参与者更多、互动更多、社区共同体意识强,从而,交易成本降低,边际效应递增。

社区业态面对的是强社会属性,是复杂治理现状,是多方参与现实,这是大环境,身在其中的任何业态都要适应这样的大势,所以,社区业态体现出强烈的运营偏好,不仅要讲好商业逻辑,也要讲好社会逻辑。

只有顺应了这样的内在逻辑,才能在社区领域把“坑”变成“饼”。而成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内在逻辑:

第一是真需求

发现并满足真需求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无论是邻你中心还是清源社区,他们都找到了老百姓的真需求,这一点社区书记们都非常自豪,因为扎根社区,老百姓需要什么,我最清楚!

一旦有机会自己直接做社区商业服务,成都的这些社会企业都有着精准的产品思维,把服务家门口的托育点、早餐点、嵌入式养老等业态飞迅地拓展出来。

成都有一家出名的社区社会企业——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从投资不到100万发展到估值5000万,仅用了4年时间。

小社区、大经济,无论什么社区业态,总会面临市场竞争,社区企业是最最贴近老百姓的,反应速度极快。

优势在于,不仅仅有商业方面的判断,更有居民需求大数据的支持,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基于长期沟通而产生的数据以及深度掌握的社群、人际关系、社区能人等社会资本的数据,是任何的商业公司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好产品。

当下的社区治理充分体现了精细化,不再是粗陋的、低端的代名词,精细化成为社区工作者的必答题。

现在的社区书记都非常重视这一块,社区的社会企业都非常重视精细化的这一块。e修就好就是在青羊发展起来的创业企业,可以为居民提供新房装修、旧房翻新、墙面粉刷、水电改造、防水补漏、管道疏通、电路维修、水管维修、门窗维修、家具维修、燃气灶热水器维修、灯具维修安装、打孔等几乎所有的房屋服务。这家公司推出了一个服务产品,一天一毛钱可以享受维修工时免费。像类似的这些精细化的社区服务,成都的社会企业在不断创新推出。

有的社区在探索嵌入式养老,大家都知道,老年人不愿去机构,如果养老机构在社区,并且离自己的子女很近,就很能吸引老年人。这样的嵌入式养老设施都在一楼,或者电梯房中。

成都的这些点都体现了运营好产品,像邻你生活中心,无论是商超服务,还是上面的社区食堂等等,都充分体现了精细化运营,老百姓的体验特别好。

思源堂的服务,既体现了生活美学,有设计感,营造了很“巴适”的空间;同时,又体现出浓浓的烟火气,“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种烟火气,在成都像灵魂一样存在。

第三是创新

多元的参与如何有序、有效,成都推出了许多很有活力的项目和服务,体现出了“社会设计”的精髓。

比如,规定社区社会企业收益的固定百分比捐给社区开展公共服务;和志愿服务积分打通,服务的会员制等等。

青羊社治委推出了“社区英雄榜”,外地很多地方都叫“社区能人达人”,但成都将此事提高到了一个有故事的层次。

“社区英雄”是什么,就是社区的平凡人,修剪子、磨菜刀、理发、修锁、修表的……

这个创意特别好,上台领“社区英雄榜”水晶奖杯之时是这个平凡人一生最最高光的时刻。这个时候,他一下子将这个城市当成了自己的城市,将这个社区当成了自己的社区。

有媒体采访领奖者,有一个人说“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我是成都人!”

 

最后是共赢

社区商业不同于社区公益,只有共赢才能持久。邻你生活中心本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空间,为什么愿意把二楼拿出来做社区服务,就是因为运营下来发现,这样的功能并没有降低坪效,商场的客流量增长了30%,销售额增长了12%。

成都的社会企业,即使不是像成都邻你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这样的社会企业,都会算这样的账,二楼公共服务是不是有利于公司发展,如果有成功的数据支持,他们会愿意把这样的模式很快复制。

成都社会企业有个普遍做法,就是让居民成为股东,居民既是参与者,也是消费者,还可以是志愿者,同时是股东。

这样的社区众筹好不好?如果有50个居民股东,意味着有了50个最积极的社区行动者。

综上所述,社区成为众多行业“坑”的时候,成都的“发展治理”模式为什么行?

因为,他们制度化地使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善于发现真需求、善于创造好产品、善于营造好体验,同时,通过创新的“社会设计”,使各方很好地协作共赢,从而使共建、共治、共享等耳熟能详的社会治理的口号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之,社区共同体意识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我享有这个社区的服务,有好很的体验,有谈得来的朋友,有愿意参加的活动,成都就变得更加像成都,成为“来了都不想走的城市”。

 

对于外地人而言,成都是一个大的社区共同体;对于社区居民来讲,每一个社区是它的共同体,这才是社区发展治理的真正目标。

话题:



0

推荐

闫加伟

闫加伟

8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善用跨界思维观察社会创新。长期从事自组织、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社会创新事业,指导数百家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著有《草芥——社会的自组织现象》、《磨合的空间——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发展模式》、《社区治理方法论——社会创新者说》;主编《社区治理方法论——88个案例告诉你》,参与主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