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下,社区工作者面临的都是刚需、问题,琐碎而“内卷”,在这样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造个梦,讲讲故事,作为工作的调剂和补充。

什么是这样的事呢?就是社区艺术。

社区艺术,使惯常看到的社区表达,声音、图画……,变得更有艺术的美感,更加有意思,对你形成冲击。

社区艺术里面有一种叫“社区策展”,在成都听“爱有戏”的刘飞专门讲过社区策展。

社区策展在社区里有非常好的基础:因为社区人群的多样性,什么样的人都有。

我们有收藏癖,像日本的极简主义,说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做到,所以你的身边总有这样的民间收藏家,有的收藏书,有的收藏火柴盒,那个叫“火花”……。每个人家里可能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藏,如果稍微专业些,拿出来展,在社区是可以形成影响力的。

我们有整理癖,看到一堆琐碎的事情,希望把它理顺。要展的东西一多,就希望能够展得漂亮,有主题,有时间线,现在多了很多“收纳师”,也是干这类事的。

我们有完美主义倾向,就希望把一些事能够做得完美,完美到一定程度就是“艺术”了,是足可以自足自喜的艺术了。

所以说,社区策展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

社区策展,说起来高大上,其实早就有了,你去任何一个文化中心,每年总会搞很多展览,这些展览并不追求高端、专业,有很多居民参与,热热闹闹就可以了,如摄影展、插花展……已经是阿姨妈妈层次了。

谁来推动社区策展这个事重要吗?是不是必须是专业人士?

学艺术的(如绘画、音乐、戏剧等,都在进入社区)在推动的是“公共艺术”,很多高校还有这个专业。

一批想实践公共艺术的艺术家,会把一些很专业的策展项目引到社区去。比如前年成都做的他乡计划,就是由著名的艺术家组合阿尔弗雷德·阿圶礼赞和伊莎贝尔·阿圶礼赞策划的,他们邀请成都居民和他们一起完成大型装置作品梦想之家他乡计划,给小朋友一个纸板箱,让他去“手工制造梦想的房子”,对孩子来讲,这是激发想象力、提升综合能力的项目。项目好了之后,会在一个大的展馆展出,作品便具有了艺术想象力。

    除了这些艺术家,还有一些专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群众文化团队在做这样的社区策展项目,这些项目我们在很多的社区创投大赛中都可以看到。

社区策展到底应该是专业人的展览,还是社区人的展览?

我更加倾向于社区人的展览。

社区策展的目标是什么?是社区共同体意识,其实艺术家也是希望达成这样的目标。

大家一起“造梦”,然后呢,一起实现这个梦,这是一个社区共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家形成了深度协作,从陌生走向熟悉。

社区策展是社区叙事的绝好项目,今日的社区尤其需要故事凝聚共识,更有诸多宏大叙事、文明风尚、生活方式要倡导,而如果陷入路径依赖的怪圈,工作成效恐会一直“内卷”下去。

林恩慈在《参与式社区发展之道》里面说,社区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不能通过歌曲艺术和表演的形式,可以将其中的信息、集体意识,对事物的期许,对未来的展望和看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当这些信息旋律变得耳熟能详时,它们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对人们起了潜在的影响作用,同时,通关了。

同样表达一个理念,形成一种意识,或者倡导一个东西,去做一件事情,能不能不那么LOW,一直就是那么三板斧:旗、牌、证,球、杆、幕(大家可以脑补下,我说的是什么)。

可以想一想,能不能通过社区策展,来提升一下讲故事的层次。

如何做好社区策展,借用汤敏三句话:

1、着眼新文化。

社区策展,称之为“策”,要有点策的东西,不能老是传统的内容,即使传统内容,也要有现代解读。

比如环保、为老、摄影展……,几十年如一日了,要有新的形式与现代的解读,要有这样的追求。

可能你会说哎呀,再费劲,也不过是做了一个项目啊,项目好了,展览过去了,以后和这个社区有就没有关系了。

这种可能性也有,但看我们怎么做。如果这个项目能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坚持下去,每年搞一次也可以,就会成为大家的共同故事记忆。

2、采取新行动。

以前一直讲的是,社区管理,比如说要搞一个摄影展,你们一人提交一幅作品,然后请领导、主持,开幕仪式什么的。这是传统的操作方式,是一种行政化的操作方式。

再深入一步,我们共治,成立议事会,一起讨论怎么做,这里面还是有一个体制主体在推动。

而新行动是,共创,也是中央政策大力倡导的共建、共治、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享有,实际上是一个事。像一起共创做一个乡愁博物馆,参与者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也有艺术家,也有广告主等各种各样的居民,大家一起组成一个共创小组来做这个事,去中心,只为故事而兴,这样的自发共创,挺有社区艺术范的。

3、建构新传统。

通过设计、策展、执行,我们倡导了一个梦,然后把它实现,而这个圆梦的过程足可以惊扰你的心灵,而这种惊扰会成为你的文化认知的一部分,并且你的参与越多,文化认同越强。

一个好的社区策展,实在建构一个新的社区文化传统。一个社区,总是要有新的故事能够牵引大家。

这两年,看了很多类似案例,感觉到社区治理已经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除了解决问题,还要促进发展,还要讲故事、做“梦”,社区策展造梦,并实现它,社区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些。

大家会说哎,挺好,竟然这样的项目我们也能做成。比别的社区,我们会更有社区自豪感,社区意识也就产生了,文化认同也就产生了,社区成为有机体,更新、再生、复兴等等,一切随缘而变。

话题:



0

推荐

闫加伟

闫加伟

8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善用跨界思维观察社会创新。长期从事自组织、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社会创新事业,指导数百家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著有《草芥——社会的自组织现象》、《磨合的空间——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发展模式》、《社区治理方法论——社会创新者说》;主编《社区治理方法论——88个案例告诉你》,参与主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