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社区路径

 

近来参加了很多“人民城市”相关主题论坛,感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氛围正在各个城市形成。

中央提出“人民城市”理念,各个城市都在解读,各个市区县也在解读。人民城市的定位越来越具体,从一个大理念变成一个小理念,上海提出了五个人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成都提出了场景营城、公园城市等等。

当然,人民城市从理念换化成老百姓的感受有一个过程。

首先,是高层的倡导变成行动共识。对于体制内来讲,内部行动共识比较容易达至,可以通过行政命令,从上而下,进入考核,层层部署,统一思想。而从内部行动共识化成社会行动共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其次,在行动共识基础之上实施具体行动。具体行动就是要把共识化成一个一个的项目,是微更新计划,还是社创大赛等等这样具体的行动。

最终,这样的具体行动的坚持才能化成参与者的具体感受。所以,最终要化成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每一个居民的感受。

人民城市理念到老百姓具体的感受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实,老百姓的感受只有进行时,改革开放的40年可谓让老百姓感受更好,老百姓不断提升感受度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没有捷径?很多人希望有捷径,尤其是政府官员。

行政工作有捷径,理念倡导有捷径,百姓感受无捷径!

通过更多的政策文件、宣传倡导,更多的论坛、沙龙,更多的机制创设等形成内部的行动共识可以有捷径,但形成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广泛认识和普遍感受没有捷径可走。

人民城市这一理念如何在社区形成普遍感受?并且是在没有“法治”加持的情况下。

垃圾分类,后来有了“法治”依据(垃圾分类处理条例等等),推这个事情可以相对快一点。

没有“法治”加持的“人民城市”只是一个理念,一个概念,一个愿景,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在社区,感受于居民?

从大的框架上看是要在党的引领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这里面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社区营造之路,另外一条是行政动员之路。

当然你会说,这两条路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具体到任何一个单位,事实上肯定会有侧重,是侧重于慢慢去做社区营造,还是侧重于行动动员,这个就不评价了,肯定会有所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对于社区营造而言,要把人民城市这个大概念化成一个一个小社区的小愿景,化成一个一个的故事(叙事),通过这样的叙事吸引更多居民的参与,一个一个的故事就是把“为人民”这种大的愿景化成一个一个小的故事,是要构建为老社区,使每一个老人老有所养;还是打造共享社区,社区资源共享,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时间银行等等。

再下去,一个一个的小的故事要化成一个一个的小的项目,“人民城市为人民”到底怎么“为人民”,体现在具体项目上,是造一个亭子,解决垃圾分类难题,还是加装一部电梯。

无论“人民城市”,还是共建共治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都不是空话,都要化成一个一个的具体项目。

一个一个具体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一个一个的社区小的共同体就形成了。我参与了一个文明养宠,这是一个小的共同体,我参与了扇子舞队,也是一个小的共同体,我参与了一个阅读活动,也是一个小的阅读共同体。

这样一个一个小的共同体可以直正影响一个一个小的居民。而一个一个小的共同体,才能构建社区共同体。而一个一个社区治理的共同体,才能最终构建“人民城市”的共同体。

所以,无论是多大的理念最终还是要从小处实现,否则,只是形式主义。

社区营造就是从小处实现,最终落在小处。这种小处的影响、效果、成效,并不是推动者(政府、社区机构等)能够过多干预的,你遇到一个好的组织者需要时间,这个组织者再去影响更多的人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能够通过行政力量动员、通过给钱就能够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如果想去加速这样的过程,行政动员是捷径吗?

以前有大量的案例,你随便想想就能举出例子,你看看身边这两年有多少项目做不下去了,你对比着想想就知。

很多项目是市长工程、实事工程、一把手工程,要求半年之内必须解决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小老养老老,60岁为80岁这样的项目,这样的时间银行项目以前有过很多。这样的项目不可谓不好,理念不可谓不先进!

而这种推动的结果,更多的是“行政有效、治理无效”。

什么叫行政有效?统计报表上看,圆满完成,项目很成功,半年内结对了多少对,百万老人得到了服务,20万老人加入志愿者,数以千万小时的“时间银行”!你看行政总结报告,觉得很震撼。

但私下里你再想想,从某种意义上,即使不是造假,这样的数据也可以凑得出来的。而真正的社区互助氛围形成没有依然是很大的问题,这就是明显的“治理无效”。

行政动员对于理念贯彻,必不可少并是首推之力,并且有工作策略上不断升级的空间。

第一个层面是支持典型个人。在行政动员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特别好的个人,靠个人本能,靠个人威望威信。有一些社区书记做得很好,这种典型个人可以凝聚出一批人,把整个社区做得特别好。这是第一层次。

第二个层面是推广典型经验。在典型个人基础上总结形成典型经验。当然,这种典型经验有着强烈的“能人依赖症”,这些典型经验到底能不能可复制、可传播,就在于能不能破“能人依赖症”。如果能破了,典型经验就是好的经验,如果不能破,就仅仅还是一个一个的盆景。

所以不能说,有了典型经验就能说人民城市理念就能真正化成实践。

第三个层面是研发治理技术。当下,社区治理需要技术,治理技术是现代化治理的必然。通过行政可以总结这些典型技术。比如加装电梯、停车难问题,都可以在一个多个能人探索、多个成功经验基础之上总结、提炼、研发,从而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呼吁更多的人民城市理念之下的典型技术能够被提炼出来,在体制内去推动它。

如果能够保证60%的社区工作者有60分的坚持和努力,把这样的典型技术落实到60%的社区,可能人民城市理念可以让60%的居民能够感知。这样才能在行政动员和营造效果,效率和感受度,质量和数量之间,实现一个平衡。

既有理想化的社区营造的追求,同时也有行政动员的这样的效率,要实现这个平衡,必须要去追求治理技术的研发、总结、推广、迭代、升级、赋能。

话题:



0

推荐

闫加伟

闫加伟

8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善用跨界思维观察社会创新。长期从事自组织、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社会创新事业,指导数百家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著有《草芥——社会的自组织现象》、《磨合的空间——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发展模式》、《社区治理方法论——社会创新者说》;主编《社区治理方法论——88个案例告诉你》,参与主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