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后疫情社区治理创新的5个“新”——社区已经处于深度治理下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疫情划了一个华丽的分界线,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前后的分别,社区治理也是如此,一些新现象、新需求、问题出现了,而社区治理也要为之而变,有五个“新”值得探索:

第一个就是新资源

这次疫情到底留下了哪些东西?这里面有很多新资源是宝贝的资源,值得梳理。我们第一次有了这么精准的数据,一家家上门,敲不开的门都敲开了;

还有一些新群体,如以前年轻人不太参与社区活动的,这一次他呆在家里没事了,就能动员出来了;

还有一些社区单位,这一次共同抗疫有了深深的社区意识,大家都在这个区域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一些以前陌生的单位这次建立了联系,深度的交流了。

这些新的资源都是今后做好工作的非常扎实的基础。

第二个,新的场景

场景是什么?抗疫的全面动员,一些工作不断向下延伸,比如楼组的重要性体现出了;一些服务、一些集中性的工作对于空间提出了要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熟悉场景变得极其重要,并且作用放大了。比如门卫这个区域,成了这次抗疫的最集中场景。

浙江省在推未来社区“九大场景”,场景这个词非常符合服务型政府,也非常符合治理理念,更符合居民需求导向。场景可不言自明,是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治理的很好载体。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次疫情期间,你所在的社区出入口有没有吵过架?答案是肯定的。

社区出入口就是一个典型场景,疫情期间很多居民成为志愿者,已经熟悉了这个服务岗位。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进行针对门卫的场景打造,在这里要设什么点位,有几个志愿者岗位,包括设哪些标准化的东西,需要有哪些话术,这一套东西使治理更加深化,因为门口是一个集中场景。

第三个,新的网络

国家在推“新基建”,其中就有新网络。可能你会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都是国家的大投入,我只要被动地等就可以了。

“新基建”延伸到社区是什么,是“微基建”,也要有新网络,对于社区治理而言,就是社区治理的“智能化”。

智能化带来什么样的网络?智能化不仅是光硬件,硬件的投入巨大,除非极为痛点的需求,一般来说对于社区意义不大。比如,社区楼道门口装感应器,只要五分钟不闭合就报警,是好需求吗?装过的也不胜其烦,中央处理器(社区大脑)天天报警,后来还是拆掉了。所以,重点不是往硬件走。

而新网络是什么?是利用好这一次的居民的数据,开发一些精准服务的内容,推出应用的小程序,而这些小程度、小平台、小软件是偏向社区治理的,而不是社区管理的。因为管理的软件上面会有统一的要求。

我们要不断思考,治理需要什么网络性的东西?社区居民如何议事,怎么形成共识,恰恰这样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社区网络化不需要太复杂,要简单,只要有用就可以了,所以不要大而全,大投入。

一个一个有用的小程度、小应用就可以搭起社区治理的微环境,这才是“微基建”的应有之义。

第四个,新平台

疫情是专业需求,需要专业支持,因此,一定范围的专业平台服务可以使社区抗疫有依靠。

随着社区治理走向深度阶段,很多社区工作者头大的事会越来越多,比如,加装电梯、楼道管理等涉及物权,涉及法律的事越来越多,越专业的事,社区工作者就不一定敢干。

这个时候,一定层面的社区治理平台就尤为重要了!这个平台是一个系统的平台,也可以由第三方来做。

有的街道专门成立物业服务中心,专门解决物业相关的治理难题,这个中心并非常设机构,只是集合了很多专业第三方资源,方便居委随时请教。

社区工作者的赋能也会产生新平台提供创新型的服务,提供线上线下的赋能服务,没必要都放在线下,也可以放在线上,培训可以陪伴式的,社群化、工作坊式的学习,使学习可以更近实践。街道层面可以引入这样的新平台服务。

最后一个,新领域

这次疫情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些社区治理的新领域,最直接的就是社区应急文化的教育倡导以及社区应急反应机制。

中国的应急文化和备灾意识是个短板,在社区尤其短,所以说这就是新的领域,要想着如何去推动。

财政紧缩之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社区治理,可持续的公共空间运营都是新的领域。比如,各地的邻里中心,运营下来蛮行政化的,到这里来的人群非常狭小,天天来的都是那几号人,基本都是老人,如何办?这次疫情把很多年轻人动员出来了,如何让年轻人持续参与社区活动,因为他们有资源,也有支持社区公益项目的意愿,如何持续调动年轻人的参与。这个时候,对于社区创新项目,尤其是社区内生型项目的需求更加迫切了。

政府购买服务如何更加有效,而不是简单采购,简单把服务派给下面是不够的。所以,社区的生态体系如何构建,从而形成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逻辑,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钱在收缩,服务又要提供,如何办?这是成都、郑州、上海等地都遇到的普遍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什么了?可以考虑社会企业,像成都颁布了社会企业政策。这就是新领域。

疫情之后,有很多新领域值得探索,我今天讲了这五个“新”,是社区治理已经处于深度治理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实践者,理应意识在最前沿,实践在最前沿,疫情后的压力和困难恰是直面这些问题,去触碰,去摸索的最好时机,加油!

话题:



0

推荐

闫加伟

闫加伟

8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善用跨界思维观察社会创新。长期从事自组织、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社会创新事业,指导数百家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著有《草芥——社会的自组织现象》、《磨合的空间——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发展模式》、《社区治理方法论——社会创新者说》;主编《社区治理方法论——88个案例告诉你》,参与主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