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期和庄爱玲老师聊的,公益圈的一些朋友们在热聊的话题是公益人才。在一号社群里这个话题也聊得挺热的,所以今天聊一聊公益人才这个话题。

首先,我认为,公益行业真是一个比较烂的行业,为什么说它烂?

因为这个行业是天难的一个行业,别人创业都有策划书,有盈利模式,先想好怎么赚钱。我们的公益行业不是先想好怎么赚钱,而是先想好赚了钱去做什么。先想到的是解决什么社会问题,比如解决孤寡老人的居家照顾问题,孤寡老人在家里饿死的人间惨剧不应再发生,这就是原始驱动力。

有了这个动力后再去想该做个什么项目,有了项目再去找其他企业、机构要钱。

支持企业创业的领域,投资机构非常多,PE多如狗,基金遍地走,投资的多过创业的,好项目特别难求。

在公益行业是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的。公益行业谈不上增长率、回报率,今年做到多大规模、影响多少人次、服务多少人群,这些都比较空的。能够说我们今年的项目融资达到多少、覆盖率达到多少的社会组织是非常少的。

我听过很多人吐槽,公益行业真是一个烂行业,这个行业一旦进去,就陷入到了无限的麻烦之中。今天有个困难,明天有个坑,相信每一个做公益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吐槽。

而公益行业凭什么能够吸引人才?恰恰是因为公益和其他行业不同的地方,虽然缺钱,但是钱并不是唯一追求的东西,这个行业离心最近,是一个抚慰心灵的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需要一个人投身其中,用一辈子来修行的职业,它也不是一个玩票的行业。

公益人才的流失率特别高,是个客观事实。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人把公益想得太美好了,认为这个活儿是升华人生的事,进了公益行业,人生一下子就更精彩、更丰富、更完美了,想得很美。但是,他进来后才发现,外面所拥有的矛盾这边都有,外边该有的江湖这边都有。

有的人会觉得做公益很容易,因为没有指标、没有KPI、没有考核,公益组织基本上也很少开除人等等,所以他们觉得很容易,但是进来之后却发现,特别困难,也不过如此,不是想象的那样。

还有一些人在企业里忙得要死,在政府部门的被管得很紧,他们认为公益行业会很清闲。所以就抱着这些想法进入到了公益行业,进来后发现,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所以好多人待不够三个月就走了。很多公益组织尤其是一些社工机构,人才流失率是非常高的。

公益逐渐形成了围城的效应,而人才成为了一个悖论,外面的想进来,进不来,里面的留不住。

想进入公益的人要想清楚,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是一个要用一辈子来修行的职业,真的不是一个玩票的行业。它是一个事业化的职业,不是职业化的职业。这就决定了进入公益行业的最好的是那些对于收入无感的人,比如财务自由的人、全职妈妈等,还有一些宗教人士。

事实上,在公益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这样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等,他们都在影响整个公益的大格局。国内很多企业家也在纷纷投身其中。还有宗教界的人士,这种例子就更多了,比如特蕾莎修女,还有推动人间慈善的慈济会的证严法师等等这样的一批人。

如果说前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公益领袖,而真正要推动公益行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行业的高度,更需要行业的深度,意味着需要很多人去投入、去做执行的事。

创业圈也同样如此。一个成功的创业企业既要有讲故事的人,也要有做事的人,所以大家笑侃,一定要有复旦大学的、也要有清华大学的。复旦大学擅长讲故事、讲家国情怀、讲格局,同样需要清华大学的,要把这些格局、情怀落到地下,干成事。所以一个企业有了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就成了。

引申出去,一个园区的企业之中,有的是讲故事的,做策划、包装、咨询、中介这些行业,同时也要这样的执行、操作、设计、运维等的企业;既有清华人做老总的企业,也要有复旦人做老总的企业,这个园区肯定就会火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组合。

再引申到公益圈,也是一样,公益圈不能只有讲故事的人,也要有做事的人。目前,公益人才最缺的是一些卖保险的乞丐,大家不要觉得这是玩笑话,我觉得这很有意思。说是乞丐,实际上我们做公益的本身就是乞丐,你想想我们有什么?我们不像创业企业,它有原始的投入,还有挣钱的套路,有钱生钱的思路,而我们公益事业是没有这些的,我们只有情怀、只有忽悠、只有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做的这些事特别有意义,或者说特别能够唤起别人的同情心。孤寡老人在家里饿死了,我们也有父母、有老人,我们今后都会老,也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如此严重,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让这样的惨剧再发生。这就是我们的套路,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这个事、重视这个事。只有同感了他们,他们才会支持你,进而能够给你钱。

我们和乞丐唯一不同的是乞丐是为了自己而去讲自己可怜,而我们是在讲别人可怜,是在为别人要饭。

为什么说是卖保险的乞丐?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才流失率都特别高。保险行业也是这样的行业,好多人都可以进,门槛特别低,但是进去之后发现不好就出来了,有点儿像我们的公益行业。公益行业大家都觉得很好,拼命要进去,但是很快又觉得这个不好就出来了。

在这里举一个“优才”计划的例子,敦合基金会推动的项目,他们发现公益组织的专业人才,比如筹款、传播、营销这样的公益人才是特别紧缺的,公益组织自己没有钱雇得起这种专门人才,所以“优才”计划就是希望公益组织能够以市场价聘到这些专业的人才。基金会给予一个机构十万块钱的费用来聘请专业人才,连续支持两到三年。我认为这个项目特别好,经过几年运作下来,突然发现有一个现象是值得关注的,就是那些跨界过来的专业人才,有的以前是做互联网的,有的是做电商的,一年后再调研时,有一半已经走了。

公益的门槛也是比较低的,并不是说只有社工师资质的、学过社会学的才能进入,它的入口是特别宽的,只要有一颗心,有初心,有发心,就可以投身其中,甚至没有行业经验都可以。比如有人愿意为西部的孩子做支教这样的事,就创办一个支教中国的项目,这很正常。好多人就是因为一个念头的触动,去了某个地方,或者冥冥之中觉得喜欢这个事,就投入进去了。前面我们也分析到了公益的流失率特别大,即使现在有了优才计划这样的项目,使得一些专业人才的收入可以和这个市场持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益的流失率还是特别高的。

公益领域和卖保险的有点儿相似,流失率都特别高。

为什么要以卖保险来比喻公益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保险业是个参照,我们要对公益人才提出期望。卖保险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任何一个卖保险的人都会经过非常专业的培训,他会跟客户讲的很清楚,比如风险、回报、未来,他会帮客户作筹划,保险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咨询服务的行业。

以卖保险的乞丐来说公益人才是个类比,希望更多的公益人才能够用卖保险的思维去做这件事,能够用一种专业化的思路去做这个事。

同时,卖保险的乞丐也是一个愿景,我们公益组织的高度不用担心,因为有大量各方精英现正在纷纷支持、参与、投身公益,王石也进来了吧。

公益领袖这个层面我们不缺,也不用担心,但是在公益做事的人这一层面,是缺很多卖保险的乞丐的。

公益领域的公益人才不缺高度缺深度,公益行业到今天是没法和保险行业比的,保险行业有一个庞大的就业人群,中国人寿有一百万的职工,而公益行业中,没有一个公益组织能够达到那么大的规模,但是任何一个公益组织都需要能够做事、有专业能力、专业特长的这样的执行团队的。

我们真正缺的是公益方面专业化的人才,这些专业化的能力细化出来就是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项目策划的能力。涉及产品的研发,做出来的产品要能卖得出去,就像乞丐一样,你讲的故事要足够可怜;第二个方面是营销的能力,怎么样通过互联网、通过各方面的渠道,把项目传播出去;第三个是跨界合作的能力,就是要有能力保持开放度,能够和政府、企业等等形成有效的合作,而不是不肯低下专业的头颅,比较犟,总是对别人表现出道德优越感;第四就是执行力,要让项目能够落地。公益领域缺的是这样的人才。

再回到近期公益圈一直在讨论的话题,目前是不是需要在上海成立一个专门的公益学院?

这个事我是特别支持,目前在北京、深圳都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在上海也有类似的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但是都不是专门针对公益的,有事了,或者公益组织有需求了就去做培训,总体上来说没有专门做公益人才培训的,也没有专门的空间让公益人才在里面相互沤出公益的那个味,相互激发,从而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在上海建立专门的公益学院是必要的,这个学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卖保险的乞丐,培养出一批做事的人。讲师更多的不是讲理论的、做研究的,而应该由一线的公益领袖来培训,同时也要邀请更多的跨界人才,比如做互联网的、做电商的、做新媒体的、政府官员等等,要让这样的人来给大家培训。学员也要广泛地去参与到社会组织、企业的工作之中,实地学习实战知识。有了这种跨界思维或者开放思维,更加务实的思维,这个学院真正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再对比保险行业,保险行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们的公益事业,尤其是国内公益事业的发展只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所以从专业度、从行业的深度来讲,是无法和保险业相比的。所以以卖保险的乞丐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我觉得不丢脸,在这里自嘲一下,希望我们既是乞丐,能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钱,使公益行业能够像江湖第一大门派丐帮那样强大。

话题:



0

推荐

闫加伟

闫加伟

8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善用跨界思维观察社会创新。长期从事自组织、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社会创新事业,指导数百家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著有《草芥——社会的自组织现象》、《磨合的空间——政府市场社会融合发展模式》、《社区治理方法论——社会创新者说》;主编《社区治理方法论——88个案例告诉你》,参与主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

文章